想多賺中國留學生錢 英國就要先把這個歧視制度取消
估計不少人還都記台中抽水肥得英國首相特麗莎梅今年1月2月之交的訪華之行。針對這次訪問,梅姨表示要尋求“進一步提升進入‘黃金時代’的英中全面戰略夥伴關系”,而她提升中英“黃金時代”的第一招具體舉措就是大力“兜售“英國教育。
梅姨來華首站是前往武漢參加湖北英國教育文化交流展。在她的龐大隨訪團中更是包括瞭英國教育供應商聯會(BESA)、英國技能合作組織,曼切斯特大學、前身是英國大學校長委員會(CVCP)的英國大學團Universities UK,還有連鎖幼兒園Busy Bees、劍橋科技園等教育機構的代表。同時,英國方面還宣佈,從2018年起,英國27所大學開始延長學生簽證有效期,為留學生畢業後在英國就業留下更大可能,可見在脫歐前途未卜的時代背景下,她向中國“兜售”英國教育的強烈渴望。
然而不少人應該記得,與梅姨如今這般殷勤的推銷英國教育的作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梅姨“曾經是著名的”留學生殺手“。她在移民政策上強硬作風由來已久,她不僅極力主張限制外來移民,台中抽水肥價格也限制外國留學生在英工作。
在她的主導之下,英國從2010年起先後取消瞭留學生申請永居權、PSW(畢業後兩年工作)簽證政策、同時不再承認托業、托福考試作為留學語言成績、甚至她還一度要求推行英國留學生在畢業後簽證立刻失效政策,恨不得在留學生畢業後分分鐘將他們掃地出門。
今昔如此鮮明的對比,不由得讓人感嘆,為瞭掙中國留學生的鈔票,即使強硬如梅姨,也不得不放低姿態,向金主示好。
不管梅姨是因脫歐進程不順而尋求避險也好,還是看中瞭中英之間的巨大合作潛力也罷,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自然值得叫好。但是,在兩國關系以教育為紐帶持續“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們註意到,英國一份陳年的”註冊列表“似乎也到瞭該更新的時候。
不知多少去過英國留學的人還記得,到瞭英國之後不能耽擱。必須馬上執行的事情除瞭去學校報到、領取身份證件、入住宿舍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要到當地警察局註冊。
很多大學都會在新生報道註冊的時候和學生特別強調,國際學生要在七天之內到當地警察局去完成註冊,並且準備好34鎊作為註冊費用。
不過很多人恐怕不知道,這個警察局註冊手續並非針對來自所有國傢的國際學生,而是隻針對來自特定國傢的留學生或者長期居民。如果仔細一點的人可能會發現,身邊來自歐盟國傢、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日本、韓國…的同學都根本不需要註冊。
個人如果想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註冊,隻要看英國簽證頁上有沒有“police registration(警察註冊)”這一行小字就可以知道瞭。
那麼從政策制定的層面上講,具體什麼國傢的人需要完成這道這道註冊程序呢?對於這一點,學校方面一般不會特殊說明。本著刨根問底的精神,我們首先到英國政府官網下的警察註冊規定頁面進行瞭查詢。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模糊,網站顯示“16歲以上、簽證有效期長於6個月、你的國籍說明你需要註冊,且未被免除註冊要求的人”都需要找當地的警察叔叔報道。
這份含糊不清的說明不僅沒有解釋為什麼特定國傢的人需要履行註冊手續的問題,甚至也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國傢的人需台中通馬桶推薦要註冊。
不死心的我們繼續追查,最終在英國政府“移民政策”的頁面下面找到瞭一份列表,其中開列瞭需要註冊的國傢名單。
可以看出,原來隻有中國、俄羅斯、朝鮮、一部分中東、西亞、非洲、南美、東歐國傢的國民需要註冊。
這種區分對待的政策顯然不夠合理。如果說部分中東,非洲、南美國傢登上這份列表是由於因政局不穩,戰亂不斷或者暴恐頻發,俄羅斯、朝鮮等國上榜是因為國傢利益、意識形態還與英國還存在較大對立的話,那麼在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大背景之下,中國還赫然出現在這份列表中,就讓人難以忍受瞭。
我們針對這份“註冊列表“的制定依據請求英國政府做出解釋,但是英國政府方面似乎並不肯做出回應,而是把這個問題推給瞭簽證審批部門,不過我們要咨詢的是到英國後的警察局註冊問題,而並非在赴英之前的簽證申請問題啊。我們此後就同樣的問題聯系瞭英國市長網站“Mayor of London”,但並未得到回復。
那麼這樣的註冊制度的操作流程是什麼樣的呢?抵達英國之後,學生們需要盡快自己拿著身份材料以及註冊費用到當地警察排隊去排隊註冊,時限僅有7天。對於英國當地警察局來說,數量龐大的特定國傢留學生群體可能會搞得他們應接不暇。當然受影響最大的還是這些學生本人,因為如果7天時間逾期無法完成註冊的話,他們的簽證“有效期可能會縮短,可能被要求離開英國、或者無法申請簽證延期。”
早在2012年英國BBC以及《衛報》就針對留學生警察局註冊問題做過專題報道,當年有數百名國際學生在倫敦警局外徹夜排隊等待註冊,這些來自42個國傢的學生隻可以到一傢警察局完成註冊,由於隊伍過長,該警局不得不在早上6點半就被迫叫停瞭排隊。
曾經在英國留學四年的林同學也表示,英國的警察局過程繁瑣,尤其是每次搬傢之後,都要重新向地方警察局重新註冊,並且重新繳納註冊費用。也就是說留學生在英國期間,如果出現升學,轉學,更換居住地點等情形,都免不瞭耗費金錢和時間重新去找警察局備案。
除瞭當地警察機構之外,英國高校本身有時也被迫承擔起瞭“邊境檢查“的責任,他們被要求監控、核查學生的身份以及簽證情況。
英國《衛報》在2014年則刊文稱,包括牛津大寫、華威大學、杜倫大學在內的英國160多所學校向《衛報》寫信向英國的英國的警察以及移民部門進行抗議,這些高等學府認為自己已經成為瞭英國邊境警察的“代理人“,因為這些學校在教學之外還要大量協助英國警方去調查核證學生身份的合法性,甚至是對學生上課的出勤情況進行監控,並與英國簽證與移民局分享通過郵件這些信息。這些學校表示,而這些核查工作破壞瞭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信任。它們表示:對於學生的評判應當基於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並非他們的“簽證狀態”。這封信還呼籲稱,對於英國、歐盟、以及非歐盟的學生應該更為平等的予以對待。
除瞭眾多大學之外不滿英國的簽證體系之外,倫敦市長、工黨成員沙迪克汗也曾在2017年提議為倫敦地區設立單獨的工作簽證系統,目的是在保守黨政府高度警惕外來移民和留學生的情況之下,為倫敦地區的發展單獨招徠人才。
可見,大到英國的移民以及簽證政策,小到具體的留學生註冊制度,英國社會內部一直都不乏反對之聲。這樣繁瑣而復雜的監控程序究竟能為英國的國傢以及社會安全帶來多少保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中國在英承建辛克利角核電站項目都已獲批的背景之下,還時時刻刻提放著一群來英求學的中國學生實在是多此一舉。
教育是英國的支柱產業。教育產業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175億英鎊的收入,英國大學每獲得1英鎊的投資,就會在英國經濟的其他地方造成1.52英鎊的收入。高等教育在英國經濟的地位,僅次於法律服務和附屬於金融業的行業。而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2015年,國際學生在英國各大學城和城市支撐20多萬就業崗位台中洗水塔。
如今隨著英國脫歐進程步入深水區,眾多歐盟學生在英享有特權的局面難以繼續維持,導致英國對歐盟學生的吸引力呈現下降趨勢。在這樣的前景之下,英國的教育產業對非歐盟國際學生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加大。
而咱們中國人則當之無愧的是英國教育產業最為重要的金主,根據2017年5月英國國際大學團(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在所有英國國際學生中穩居第一名,在2015-2016學年達到瞭91215人次,超過第二名馬來西亞5倍還多。可以說,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教育產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英國方面顯然不能因為中國人對英國教育的青睞就盲目樂觀,如今中國人消費能力顯著增強。在教育領域,國人在海內外也有瞭更加廣闊的選擇餘地。在這台中通馬桶樣的背景之下,英國政府要想如其所願持續升級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並繼續保持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的話,就該盡早多出臺一些“惠民”政策,放下對於中國留學生徒勞無畏的戒心,給予他們更為平等、安全、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環境。此時此刻的英國政府,或許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這份“註冊列表”瞭。
A4D7D2687E7B2D28